3344555全新讯网官方网3344555全新讯网官方网英语(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版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外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代码:05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黑龙江,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热爱边疆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较强的英语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能力,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教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中学英语合格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政治思想坚定,职业道德高尚,热爱英语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够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具有教育戍疆、服务基层的教育情怀。
培养目标2:能够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标准,运用学科知识体系的思想和方法,有效开展素养导向的各种课型教学,独立开展英语教学设计,熟练驾驭中学英语课堂,优化教学活动,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开发建设课程资源,能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辅助教学。
培养目标3:坚持立德树人,能够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等综合育人活动。能够设计和开展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方法,胜任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意识,能够紧跟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以及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能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开展基础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定的反思能力和英语教科研能力。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有效沟通,解决教学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 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师德意识,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1[政治素养]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依法执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行为准则》,执行党的教育政策,树立遵纪守法、依法治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深刻理解中学英语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特点,对教师职业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具有教育戍疆、扎根基层的教育情怀,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职业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科学精神,身心健康;养成积极向、勤奋进取的人生观,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以学生为本,尊重、爱护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
2.1[职业认同]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理解与认同中学英语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专业性,了解中学英语教师职业的规律与特点,做到敬教、爱教、乐教,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较清晰地认识专业和教师职业的关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2[关爱学生]了解中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目标,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利及个体差异,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3.[学科素养]掌握语言学、文学、语篇、英汉翻译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英语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的联系,对人文社会、艺术体育和学习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一门其它外语,能够进行简单沟通与交流。
3.1 [学科基础] 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理解英语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汲取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尊重与包容文化差异,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2 [学科应用] 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强的文学赏析能力、英汉口笔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其它外语,能够进行简单沟通与交流,能够运用所学学科知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3.3 [学科联系]了解英语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逻辑联系,并掌握与中学英语课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养成跨学科思维方式,能整合形成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4.[教学能力]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情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并开展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的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问题意识以及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教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与书写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正确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阐述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解释中学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初步构建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4.2[教学实践]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科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依据课标分析教材、把握学情、预判学习疑难点,独立完成教案与学案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英语教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学会主动诊断和持续改进教学。
4.3[教学研究]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熟悉教研活动的程序与步骤,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获得教研的积极体验。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内容与途径,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能够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活动并获得积极体验。
5.1[班级管理]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学生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把握班级常规工作要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差异化发展,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了解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规定,具备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和特殊事件的基本方法。
5.2[德育工作]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能够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根据英语学科特点组织开展德育工作。
6.[综合育人] 理解英语学科的育人内涵和价值,能够将英语教学与育人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认识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文化在教育活动的作用,具有组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校园、地方文化活动并利用其开展综合育人的能力。
6.1[学科育人] 理解英语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够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德育、美育等内容,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将英语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将德育渗透到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初步体验学科育人,形成学科育人能力。
6.2[活动育人] 能够结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依据校园和地方特色文化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教育等育人活动,对中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具有综合育人的积极体验。
7.[学会反思]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跟踪国内外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前沿,进行自主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反思与创新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自觉,能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与方法,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与方法分析和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7.1[职业规划] 及时了解国内外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能够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7.2[反思能力] 能够运用学习策略多渠道获取学习和教学资源,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与方法分析和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形成积极的反思体验。
8.[沟通合作]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具有集体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参加团队活动,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参与团队合作学习和研究活动;具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能够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与小组学习,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口头与书面沟通。
8.1[团队协作] 了解建构学习共同体各要素的功能,理解学习共同体在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正确认识沟通合作对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必要性。
8.2[沟通协调] 掌握倾听、表达、沟通技能及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一)学 制:四年。
(二)修业年限:四至六年。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修业年限最长可延至八年。
四、学分构成与毕业标准
(一)学分构成
总学分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6学分,教师教育必修课20学分,教师教育选修课2学分,学科专业必修课64.5学分,学科专业选修课6学分,主要实践环节22学分,创新创业8学分。
(二)毕业标准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学环节要求,并获得相应学分,达到毕业标准。
五、学位与学位标准
符合《3344555全新讯网官方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第五条相关规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七、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口语、听力、语音、专业导论、阅读、语法、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英汉/汉英笔译、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中国文化概要、英国文学导论、美国文学导论、英汉/汉英口译、语言学导论、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英语辩论、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与微格训练、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八、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劳动周)、劳动教育实践、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
(一)社会实践
学生利用假期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提高个人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公益劳动(劳动周)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为社会服务的无偿的劳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公众谋利益的良好思想品德;推动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三)劳动教育实践
开设于1至8学期,总学时24学时,每学年不低于6学时。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杂草拔除、垃圾清理、绿化养护、卫生清洁等劳动锻炼活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军事训练是指学生在军事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后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系列符合新生特点的教育活动。内容包括认识大学、融入大学生活、法纪观念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校园礼仪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等,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为将来立足社会扎下深厚的根基。
(五)教育见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中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有关教育、教学、教研与管理工作的观摩和学习。
(六)教育实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中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教学、教研与管理实践活动。
(七)教育研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中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见习或实训活动后进行的对师范生实习过程的反思与研究,通过实习经验交流、教学设计研讨、课堂观察评议、主题班会研讨、教育科研报告研讨、针对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等多种途径,对师范生实习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探究与评价,以达到经验交流与反思、合作分析与探讨、及时总结与提升的目的。
(八)毕业论文
设置在第四学年,为期12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搜集、查阅、梳理参考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九)毕业教育
学生进入离校前的必修课程,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讲座以及分享会,引导和教育学生离开校园适应社会工作的有效途径。其帮助学生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科学规划毕业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社会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九、创新创业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以及创新教育类课程,参加学术科研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或作品、参加各种英语学科专业竞赛、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并取得创新性成果,经学校认定可以获得创新学分。
十、附表
(一)教育教学周数分配表(表一)
(二)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表二)
(三)教历表(表三)
(四)本科课程教学进程表(表四)—(表八)
十一、培养目标实现图
(一)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
(二)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
专业负责人(签字): 院长(签字):
表(一)
英语专业(师范)教育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期/周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课堂教学
|
14
|
18
|
18
|
18
|
18
|
18
|
|
|
104
|
考试
|
2
|
2
|
2
|
2
|
2
|
2
|
|
|
12
|
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
2
|
|
|
|
|
|
|
|
2
|
教育见习
|
|
|
|
|
1
|
1
|
|
|
2
|
教育实习
|
|
|
|
|
|
|
18
|
|
18
|
教育研习
|
|
|
|
|
|
|
2
|
|
2
|
毕业论文
|
|
|
|
|
|
|
|
12
|
12
|
毕业教育
|
|
|
|
|
|
|
|
2
|
2
|
机动周
|
|
|
|
|
|
|
|
2
|
2
|
寒暑假
|
7
|
5
|
7
|
5
|
7
|
5
|
7
|
0
|
43
|
总周数
|
25
|
25
|
27
|
25
|
28
|
26
|
27
|
16
|
199
|
表(二)
英语专业(师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学时数
|
该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百分比(%)
|
学分数
|
该类别学分数占总学分数的百分比(%)
|
通识教育课
|
必修课
|
536
|
19.93
|
31.5
|
19.69
|
选修课
|
96
|
3.57
|
6
|
3.75
|
教师教育课
|
必修课
|
428
|
15.90
|
20
|
12.5
|
选修课
|
32
|
1.19
|
2
|
1.25
|
学科专业课
|
必修课
|
1406
|
52.27
|
64.5
|
55.00
(88学分)
|
选修课
|
192
|
7.14
|
6
|
专业实践
|
―――
|
―――
|
17.5
|
其他实践环节
|
―――
|
―――――
|
4.5
|
2.81
|
创新创业
|
―――
|
―――――
|
8
|
5.00
|
总计
|
2690
|
―――――
|
160
|
―――――
|
实践学分情况统计
|
实践环节学分
|
通识教育课
|
教师教育课
|
学科专业课
|
创新创业学分
|
实践
总学分
|
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数的百分比(%)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22
|
12
|
7
|
0
|
15.5
|
3
|
5
|
64.5
|
40.31
|